青岛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基建”
发布时间:
2025-06-22
不久前举办的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一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展览吸引了各界目光。作为国内较早致力于低空领域的企业,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携自主研发的“优小站”系统亮相展区。该款无人机自动机场集成了无人值守、智能调度等8大系统模块,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依然有很好的作业表现,能够适应多地区各类复杂的户外环境,部署后可代替人工执行无人机户外作业,服务城市级低空政务感知应用实现“真无人”。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不久前举办的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一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展览吸引了各界目光。作为国内较早致力于低空领域的企业,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携自主研发的“优小站”系统亮相展区。该款无人机自动机场集成了无人值守、智能调度等8大系统模块,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依然有很好的作业表现,能够适应多地区各类复杂的户外环境,部署后可代替人工执行无人机户外作业,服务城市级低空政务感知应用实现“真无人”。
在崂山区部署以来,“优小站”累计作业超16000架次,总飞行时长超20万分钟。经实践论证,相比传统作业模式,成本降低约50%,较手动操作无人机效率提升10倍之多,为智慧城市、城市治理、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行业应用场景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力变革。目前,“优小站”已飞出青岛,相继在北京、广州以及省内济南、德州等地落地部署,成为国内城市级低空政务一体化集约应用的重要创新探索。
这是青岛快速布局低空经济新基建的一个缩影。
迈过2024年的发展元年,低空经济赛道在2025年依然火热。特别是低空新基建,更是成为各地发力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低空设施纳入产业规划和城市更新范畴,部署起降平台、通信监视、气象网络等设施与网络系统,在云端造“高速”、修“天路”、筑“天网”,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何谓“低空新基建”?它既包括通用机场、垂直起降场、无人机巢、充换电站、中转枢纽等提供飞行器起降、能源补给、维护存储的物理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如5G-A、卫星互联网)、导航(如北斗高精度定位)、监视(如相控阵雷达、ADS-B)、气象预警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
作为低空经济基建载体,新型基础设施决定了空域资源的可开发维度,重要价值体现在为低空经济提供充足的能量补给、广泛的通信覆盖、高效的低空交通保障以及构建数字天空的“物理底座”。可以说,完善的低空新基建,是低空经济腾飞的基石和保障,是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迎风而上,抢先布局。《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融合智能设施,提升空域效能,构建低空航线通道网、低空新型设施网、低空通信感知网、低空监管服务网“四张网”,有序推进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如今,在青岛,随着“四张网”加快编织,低空新基建正呈现“多点开花”蓄势腾飞的新气象。
通用机场:筑牢“硬支撑”
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通用机场是各类低空飞行器的起降平台。相较于传统机场,通用机场的跑道长度大幅缩短,一般在几百米到1000多米不等。通用机场不仅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安全、便捷的起降条件,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
目前,青岛已建成通用机场4个(A类3个:青岛慈航机场、青岛即墨机场、莱西店埠机场,B类1个:青岛西海岸机场),数量居省内第一。从功能上看,这四个通用机场可以布局直升机、无人机等各类地面起降设施,为开展低空飞行业务、扩大飞行规模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青岛慈航机场于2020年7月开航,拥有800米长、30米宽的跑道,通航服务辐射半径可覆盖整个半岛地区,短途运输可以跨过渤海湾延伸至东北地区,是华东地区空域面积最大的通用机场。引入50余家通航企业,形成了涵盖飞行员培训、应急救援、无人机试飞等多元业务的产业生态。今年5月,在青岛慈航机场项目签约仪式暨工作推进会上,青岛地铁集团、平度控股集团、青岛航空产投有限公司三方代表完成项目签约。项目将聚焦“枢纽化”目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的半岛战略支点。
从陆路畅通到打开空中门户逐梦蓝天,莱西立足完善低空产业生态,高效利用空域资源,依托莱西店埠机场打造“强基础设施、多应用场景”的发展载体,积极打造集航空教育、航空制造、通航旅游于一体的百亿级航空产业链。今年1月1日,“浙江新昌—山东莱西”低空航线获批。该航线是两省首条跨多省域低空飞行航线,全程1200公里、单程约5.5小时,可以提供“低空+物流”“低空+旅游”服务。3月15日,大型无人运输机TP1000在莱西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无人航空装备领域实现又一重大突破。
除了通用机场,青岛还在全市布局181个直升机固定、临时起降点,布设26个无人机专业服务站点和56个无人值守全自动机场。青岛铁塔依托市南区银川路基站塔身,试点搭建1处无人机自动机巢,探索无人机起降、充电设施建设新模式。
低空“神经中枢”:实现“万点起飞,万点降落”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低空飞行活动日益频繁。但空中没有红绿灯,各类低空飞行器如何飞得安全有序?这对低空协同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一方面是不同类型无人机之间的协同,如物流、巡检、应急等各类无人机在同一空域的混合运行管理;另一方面是跨部门、跨行业之间的协同,例如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低空资源使用和管理上的合作。
如同地面需要交通管理,空中也同样需要一套缜密的管理系统。在这方面,青岛已迈出了关键一步。青岛地铁携手智控领域“国家队”中国通号成立通号青铁低空交通(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市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近期,青岛低空飞行监管及服务平台已完成部署,为青岛低空智联网搭建起安全飞行底座。
目前,平台已具备安全控制、飞行计划自动审批、全流程运行风险评估、全周期闭环流量管理、空域网格化、多目标航路规划六大核心功能,满足低空飞行管控需求。如同低空经济生态“神经中枢”,平台将轨道交通管理理念延展至低空领域,实现青岛全市低空空域和飞行器活动全维度管理。
青岛低空飞行监管及服务平台在部署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国内领先技术。同时,平台建设方案具有一站式低成本高可靠建设优势,无需超算服务,通过建设高性能数据集群搭建低空管控平台,可实现“万点起飞,万点降落”。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青岛移动、青岛联通开展5G-A通感一体试点,青岛市与中国通号、中国铁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中国通号、中国铁塔在智能运控、全域感知、高点通信站址等方面的规模和应用优势,建设边海空防低空体系,优化完善青岛市空天地一体化综合感知体系。
场景应用:数字仿真试验场打造技术新范式
青岛低空空域复杂,有山有海,地形丰富,对于设置低空经济的测试场景很有价值。青岛还拥有一座停运的流亭机场,跑道、导航监视设备齐全,可以支持低空规划和运行仿真实验,在低空经济场景应用测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引起了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国家队”——中科星图的重视。早在2018年,中科星图就在流亭机场开展了相关测试和验证。今年3月举行的2025星图低空云发展大会(青岛)上,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成立中科星图低空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图低空云”)作为其低空经济总部,青岛流亭数字仿真低空试验场同步签约。该试验场通过开展低空飞行模拟验证、预测评估、迭代优化以及对比分析,形成低空飞行监管、空域网格化等领域的“青岛标准”,为全国低空基建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在距离流亭机场附近10公里范围内,中科星图打造了两个垂直起降场。覆盖了90%的无人机测试需求,可以做适航认证和模拟环境测试,解决科研院所、企业低空试验试飞需求问题,同时具备支持中大型无人机测试飞行的条件。“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发开放更多测试场景。”星图低空云公司董事长陈伟说。
基于中科星图核心产品“星图云”的十圈层数据及天基卫星的数据供给能力,数字仿真低空试验场以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为支撑,以G-DGGS与GeoSOT空域网格剖分双引擎为核心驱动力,将在流亭机场打造包括气象、地形数据等空域映射在内的数字孪生体,叠加无人机实时飞行数据,实现空域动态建模,承担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算法工厂”和“规则孵化器”角色,推动行业从“单一场景试点”迈向“系统性标准共建”。例如,该试验场可模拟极端天气下的无人机避障路径,优化监管算法后再向物理世界反馈,降低试错成本。
不只中科星图,还有更多的入局者来到青岛,加速挺进低空经济赛道——
6月22日,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与青岛青铁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岛城之翼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及山东齐鲁知翼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在青岛地铁集团举行合作框架签约仪式。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谭介绍,将建设目标飞行汽车应用示范点2个,起降点不低于10个。这标志着各方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深度协同进入实质落地阶段,未来将合力推动低空飞行汽车应用场景拓展建设、培育“低空+文旅”等新业态。
从马车时代的平面通行、汽车时代的路网拓展到低空时代的立体分层,每一次交通工具的创新迭代都有可能重塑城市形态。随着低空新基建的持续推进,一个更加立体、高效、智能的城市新图景正在形成。
附件下载
此内容暂无附件可供下载
最新动态
赋能警务,“四摄”先行 ——ZECN致业DSJ-ZEC1NA1重塑执法新体验
在智慧警务的实战前沿,影像能力已成为关键战斗力。ZECN致业深谙此道,推出旗舰级执法记录仪DSJ-ZEC1NA1 5G执法记录仪,以突破性的高清四摄系统为核心,为一线警员装备了一双“智能锐眼”,在复杂多变的执法场景中实现全维感知、精准记录与高效决策。
ZECN致业参与电力行标制定会议,赋能音视频存储管理规范升级
2025年7月29日,ZECN致业应邀参加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在福州召开的团体标准《供电服务音视频本地存储管理装置》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在4月参与并承办电力行业团体标准制定会议的基础上,ZECN致业再度投身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持续为行业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ZECN致业产品经理与行业经理参会,他们在会议中积极发言,分享致业在供电服务音视频本地存储管理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为标准的制定贡献了专业的见解,充分展现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行业担当。
三伏已至,热浪翻涌、暴雨如注、汗水淋漓——这不仅是对一线执法者体能的严峻考验,更是对随身装备可靠性的极限挑战。作为您全天候的"无声战友",ZECN致业执法记录仪凭借军工级三防品质、卓越的宽温适应性能及智能防护设计,轻松应对极端环境。这份精心准备的夏季使用指南,助您化解高温炙烤、暴雨侵袭、汗水侵蚀等难题,确保关键时刻设备不掉链,记录始终清晰完整,为执法公正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在数字化执法的时代浪潮中,数据的高效采集与管理成为提升执法效能的关键。ZECN致业数据采集站,作为执法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凭借其卓越的功能与创新的技术,为执法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执法记录仪的电池是保障设备持续工作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执法记录的完整性。实际使用中,电池常出现续航不足、老化、充放电异常等问题,需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创新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引领行业的核心驱动力。ZECN致业深耕智慧视觉领域17年,始终秉持创新理念,不断探索技术边界。近期更是在专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斩获两项发明专利,再次印证其强劲的技术突破能力。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是深植于企业肌理的创新文化在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