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7
互联网+引领现场执法进入智能时代
——首届执法记录仪创新应用论坛在深圳召开
2015年6月24日,为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互联网+的号召,也为探索具有中国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和特色的执法记录仪之路,满足各种类型的执法需求,来自全国的海关等20多家执法单位代表,以及全国近百家执法记录仪企业齐聚深圳,召开国内首届执法记录仪创新应用论坛暨执法记录仪科技创新产业联盟授牌仪式。
第一研究所、海关总署科技司、中国安防协会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论坛,装财局原副局长陶军生先生为论坛致开幕词。
作为执法记录仪行业的第一品牌和智能执法的开创者,曹永军先生受邀参加论坛并发言,在沙龙环节中向同行们分享致业互联网+的全新概念引发现场轰动,并表示作为执法记录仪创新联盟的发起人,致业将在新的市场趋势下,引领执法记录仪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利用互联网+和智能云技术应用到未来的现场执法环节中,实现自动人脸识别、自动拍照识别、实时网络对讲、实时3G/4G图传等智能功能,大大提高执法机关的工作效率,形成完整的智能解决方案,实现未来智能执法时代。
论坛过程中,执法记录仪的生产企业和执法单位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记录仪应用创新对话会。安徽省总队作为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单位,分享了其使用执法记录仪及其配套的采集工作站、后台管理软件后,在道路交通指挥、交通处罚、解决纠纷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改进,也结合执法实际向生产企业提出了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新需求,并表示智能化将成为现场执法最大特点。
会议最后,致业曹永军董事长作为执法记录仪创新联盟的发起人荣幸成为执法记录仪科技创新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表示将继续和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创造执法记录仪智能时代。
2015/01/30
1月29日,陕西省渭南市东风大街和前进路十字的交警警务室外,一对新人和同事们合影留念。新郎胡浪平和新娘白阳都是渭南市交警支队临渭大队三中队巾帼女子示范岗的交警。三年前,因为交警这个职业两人相识。
三年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每天执勤的三尺岗台成为了他们的红娘,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最终两人相恋。当天是他们的婚礼,原本说好要去参加婚礼的同事,却因为突降大雪疏导交通无法参加。
小夫妻临时决定在婚车经过的三尺岗台前停下,向见证他们爱情的三尺岗台,向朝夕相处的同事,送上最真的敬意。同时,同事们也纷纷为一对新人送上祝福。
2014/04/07
第三届中国品牌年会,于2014年6月8日在北京举行,于2014年6月9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圆满结束。本届主题聚焦“自主品牌、强国之路”。在本届年会我公司总经理曹永军荣获执法记录仪行业领军人物称号;我公司荣获中国执法记录仪行业领军品牌称号!
第三届年会活动主要包括欢迎仪式、开幕式、主题演讲、企业家高峰对话、企业家圆桌论坛、中国品牌发展白皮书发布、中国自主品牌电视推介等活动。
这是一个关注中国自主品牌成长环境与未来发展的大会,这是一个关怀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家与未来创富故事的大会,这是一个关乎中国自主品牌梦想与未来强国之路的大会。
塑造优秀的民族自主品牌事关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兴衰荣辱,世界级的民族自主品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要创建强大的民族自主品牌,不仅需要企业加大技术和资金等投入,同时需要政府、国民、媒体、社团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一种自主文化和自觉精神,这样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品牌和产品的输出大国,才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更多的掌声。
2013/10/24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支队深入调研、汲取经验、查找不足,不断丰富完善执法记录仪的实际需求,创新拓宽执法记录仪的功能和实效,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系统,增强了执法记录仪的实战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截至目前,包头支队先后投资250余万元,共配备执法记录仪1053台,覆盖全市14个大队和71个中队 (含岗勤和事故中队)及车管所,配发比例达100%。
注重使用管理:建立完善执法监管平台
“我们结合现行的考核模式,在支队、大队建立了专用的执法记录仪监管平台,在中队建立专用采集站,初步构建了以支队、大队、中队三级执法记录仪监管平台为主体、以‘三横八纵+X’模式为基础的执法管理体系。”谈起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管理经验,包头市副局长、支队长安锐如数家珍。
在执法记录仪的主体管理上,包头支队坚持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建立了执法记录仪三级考核监管平台,即:第一级由支队政委总负责,警务督察大队、法制科在服务保障中统一监管;第二级由各大队教导员负责,大队警务督察室、法制员在制度推进中监管;第三级由中队指导员(副中队长)负责,指定2名内勤在传输、采集等方面具体监管。
“在执法记录仪的客观使用上,我们将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立足于交管工作的主业,采取‘三横八纵+X’的使用管理模式。”安锐介绍,“三横”即支队到大队、大队到中队、中队到(协管员)三个层级,横向辐射上到支队主要领导,下到基层一线、协管员,在执法记录仪主体管理上确保不失管、不漏管。“八纵”中的岗勤管理、事故处理、车驾管业务这“三纵”覆盖执法记录仪的所有使用主体,纵贯交管工作三大主业的各部门、各岗位及各环节,最大限度地拓宽了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范围。“八纵”中的另五项,队伍管理、交通安全宣传、法制工作、指挥调度以及装备方面,将利用电信智能手机来完成其系统监管。“最后的‘X’则是指‘八纵’工作中的阶段性重点工作或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交管主业不缺项、不落项。”
此外,在执法记录仪的制度管理上,包头支队实行“一人一档,专人专管”的执法记录档案分类监管制度,每一名交通协管员都以下拉菜单的方式,按年、月、日随时进行执法情况的全程、全时段回放查找。
注重软件研发:创建贴近实战的管理模式
“在软件的研发上,我们不断丰富其使用内涵,由过去规范执法事后检查考核改进为将警务效率考核融入执法监管平台,将执法记录仪由单一型升级转化为复合型。”包头市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首先是变被动为主动,由 “事后监督”晋级为“全程监管”。包头支队在系统软件中特别增加了“自动报警”功能,对“未按时签到”、“未按时打开执法记录仪”、“未进行采集”等多种情形适时报警并列入黑名单。据了解,新增设的“自动报警”和“黑名单”功能,克服了原有执法记录仪秋后算账的弊端,将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检查三者有机结合,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对交通执勤执法的全程监管。
其次是变抽象为具体,由 “单一记录”转型为“全面考核”。包头支队将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管理与警务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形成双向互补联动。对工作量、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等抽象的考核对象由定性转化为量化处理,对视频文件的数量、质量及各种有效元素进行全面考核,既以考核促使用、促规范,又可用执法记录仪有效进行音视频的考核。
此外,变有限为海量,由“传统存储”升级为“云服务”。“执法记录仪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为服务器存储、电脑硬盘存储和光盘存储等。”上述负责人说,针对执法记录仪海量数据难以存放的难题,包头支队大胆尝试,将生成的执法信息、执法数据以“云计算”方式进行存储,以“云服务”方式满足日常获取、扩展、使用执法信息和工作考核的实际需求。
注重实战应用:打造岗勤工作量考核机制
如何确保执法记录仪的实战应用效果?“我们将执法记录仪的各项功能最大化用在交管实战工作中,建立了 ‘一签到、三检查、三考核、一上传’岗勤工作量考核机制。”安锐介绍说。
“一签到”是指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中设定电子围栏,利用执法记录仪中的卫星定位技术自动签到、签退。对不按时签到、不开机、有情况不摄录、不充电、不采集等情况系统自动报警并生成黑名单。此外,监管平台还可以利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显示定位全体交通协管员。
“三检查”是要求在上岗第一时间一查着装装备是否规范,二查辖区交通设施是否完好,三查辖区三个高峰时段交通状况,以视频文件上传到监管平台。
“三考核”是指对工作量的考核,现列有3个工作量:一是对“整治酒驾”工作量的考核,执法记录仪在摄录利用红灯间隙查稽酒驾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工作日核定量和执法过程是否规范的双重考核。二是对打击查处涉牌涉证、超员、超速、疲劳驾驶、故意交通违法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纠处工作量进行考核。三是考核消除机动车违法行为的工作量,通过开展消除机动车非现场违法行为,将有效查处数据全部上传,以数量完成考核。
“一上传”要求每日下班将数据上传至采集站。通过每日的采集上传行为,监管平台既可全面掌握全支队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情况,同时对执勤执法是否规范、是否完成各项工作核定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考核。
2013/07/13
3月12日,江苏省海安县大队墩头中队在海白公路处理一起交通事故过程中正在用执法记录仪全程录音、摄像。
该中队已用上配发的首批集摄像、照相、录音于一体的便携式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可以佩戴在接处警各个季节的上衣口袋、翻领处、斜肩带等任意位置。有了这个设备,将更易取证,减少纠纷。执法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执法规范化管理 。